該次馬拉松比賽,居然造成了21人死亡的嚴重后果,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馬拉松項目史上出現的最嚴重的事故,簡直可以用慘劇來形容,據悉,大部分選手的死因都是因“失溫”而死。
23日上午,在新聞發布會上,甘肅省白銀市市長張旭晨鞠躬致歉。中紀委、央媒點名追問“甘肅山地馬拉松賽”:必須徹查原因和相關責任,給遇難者一個交代。
上海律師事務所免費咨詢 通過網上的一些資料,以及幸存者事后的發聲,可以看到,馬拉松的主辦方在這次比賽的準備工作中是存在嚴重問題的。比如缺乏對于極端天氣的應急預案,缺乏配套的醫療保障公司,負責馬拉松保障維護的工作人員太少,很多幸存者表示在按下GPS定位SOS呼救之后很久都沒有看到救援人員。工作人員也沒有嚴格檢查參賽者的裝備,對于裝備不符合要求的人員準許其參賽,不強制要求參賽者攜帶沖鋒衣,導致極端天氣發生時很多參賽者都沒有沖鋒衣等保暖裝備。主辦方對天氣的預估也不到位,未能預測到可能的極端天氣,而且在后續救援工作中也暴露出不及時、不專業的缺點。在一百多公里的賽道中居然沒有設置一個中繼點供選手補給和休息……等等這些主辦方管理上的疏漏,又與當地的極端天氣相遇,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了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該罪的罪狀是指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如果該馬拉松賽事的主辦方在管理運營上的確嚴重違反了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且這些參賽者的死亡結果也與其違反規定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的話,那么主辦方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能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徹查該事件發生的原因,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最大程度上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以告慰死難者的在天之靈。
很多人認為,經常鍛煉膝關節會導致磨損,容易患膝關節炎,所以有跑膝的說法。因為長跑運動員或業余愛好者的膝蓋很少受到嚴重傷害,而且他們經常能夠記住參加跑步的時間長短和頻率,許多前瞻性隊列的研究結果表明,長跑不會增加膝關節炎的風險[文獻1]。
另外兩項研究甚至發現,長跑不但不會增加膝關節炎的風險,反而會降低其風險[文獻2][文獻3]。
生理學新陳代謝:某項研究是基于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兩屆廈門國際馬拉松賽期間,54名業余選手選擇參加整個馬拉松賽,在賽前、賽后分別進行47項血液生化指標的現場檢測,并進行分析比較。結論:馬拉松賽對機體的功能和新陳代謝有明顯的影響,存在潛在的危險。[文獻4]
心:某研究提取廈門市24名馬拉松業余選手在比賽前后的靜脈血,發現11項生化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這些指標中,心肌指標在比賽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論:業余選手馬拉松比賽中最容易受到影響或損傷的機體細胞是心肌細胞[文獻5]。
一組得克薩斯研究人員在對比了200多名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從事慢跑運動的人和經常長時間坐著的人后,發現那些跑得最長的人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較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與冠心病發病率低有關。這就是說:長跑可以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文獻6]。
腦部:有些人認為腦部長期處于相對缺氧狀態會損害神經系統。但是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并不完全一致。
一項研究報告了17名馬拉松運動員比賽前后的EEG,并利用計算機信號處理技術對圖形進行功率譜和視覺誘導電位分析。發現運動后EEG的變化表明疲勞已經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文獻7]。
另外一項國外研究是基于5名馬拉松后檢測腦電圖,結果發現跑完全程后沒有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損傷[文獻8]。
猝死:跑馬拉松時猝死的常見報道。那么,這項運動的死亡率比其他運動高嗎?
關于馬拉松的死亡率,國外沒有準確的數據。據統計,全球馬拉松比賽死亡率為1/5萬;倫敦馬拉松在過去的27年里有71萬人完成了比賽,死亡率為1/89,000,8人死于心臟病。《美國體育醫學雜志》2012年5月18日有文件透露,近年來,美國馬拉松的死亡率為7.5/1萬(7.5/1萬),男性的死亡風險是女性的兩倍。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副教授、曾三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菲瑪說:跑馬拉松時的死亡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但這并不常見,概率很低。菲瑪及其團隊從2000年到2009年的研究表明,28人在美國舉行的馬拉松比賽中或賽后24小時內死亡,絕大多數是男選手。28人中有一半年齡超過45歲,除一人外死于心血管疾病。那些年輕的死者有很多死因,包括心律失常、飲水過量引起的低鈉血癥等。后者是由過量飲用淡水引起的。
精神素質:
另一篇文章指出,馬拉松訓練可以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發揮積極作用[文獻9]。
跑馬拉松對人的心理影響是一個很難研究的話題。雖然這方面有很多文章,但是我找不到嚴格科學設計的研究。因此,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
說明:由于我的時間、精力和水平,這篇文章只能列出這個話題的研究,錯誤和遺漏是不可避免的。希望這篇文章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請在下面的留言中批評指正。上海律師事務所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