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條如果鑒定不出其真偽的,由雙方進行質證,法院再依據具體的案情,或者其他證據情況,確定該欠條是否有效。
上海法律債務咨詢 相關法律規定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十八條 控制書證的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書證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對方當事人所主張的書證內容為真實。
控制書證的當事人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對方當事人主張以該書證證明的事實為真實。
第八十七條 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是否為原件、原物,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四)證據的內容是否真實;
(五)證人或者提供證據的人與當事人有無利害關系。
第八十八條 審判人員對案件的全部證據,應當從各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判斷。
第九十二條 私文書證的真實性,由主張以私文書證證明案件事實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私文書證由制作者或者其代理人簽名、蓋章或捺印的,推定為真實。
私文書證上有刪除、涂改、增添或者其他形式瑕疵的,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判斷其證明力。
偽造欠條打官司需承擔刑事責任
張某在提請民事訴訟的過程中,提供了當初三人簽署的合同,同時出具了一張15萬元的欠條。這張欠條上有陸、周二人的親筆簽名。陸先生與周女士看過欠條后覺得奇怪,簽名確實是二人的筆跡,但是欠條內容卻與當初借款時的不同。兩人表示,當初貸款公司解體時他們的債務關系屬于另一位合伙人而不是張某,而兩人早在一年前就還清了債務。他們向法院出具了收條作為證據。陸、周二人對張某出示的借據表示懷疑,要求鑒定筆跡的真偽,此時卻遭到了張某的拒絕。
到底是哪一方在說謊?這讓公訴機關和法院都犯了難。在對案情進行仔細梳理之后,辦案檢察員發現了諸多疑點,在對張某的追問中他仍是堅稱并不知道陸、周二人的債務關系被轉移,也不知道二人已經償還了債務。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張某卻向法院提出愿意撤銷訴訟,這更加大了辦案檢察員對張某的懷疑。
在張某撤訴后,公訴機關根據張某出示的欠條和前后不符的證詞,起訴張某企圖通過虛假的訴訟,詐騙陸先生和周女士16.3萬元。當地人民法院受理了該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公訴機關要求對張某出示的借據進行司法鑒定。司法鑒定人員通過對借據上的痕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這張借據是拼接而成。在事實面前,張某終于無話可說,只能低頭認罪。他承認,為了騙取錢財他偽造了這張假的借據。他無意中發現了有陸、周二人親筆簽名的文件,便萌生了一個邪惡的念頭。他將簽名的部分剪下,黏貼到一張空白稿紙上進行復印,隨后在空白處寫上了欠款內容。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處張某犯有詐騙罪,處以有期徒刑1年,罰金1萬元。
辦案檢察員表示,詐騙訴訟是否能夠以詐騙罪進行定罪,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爭議,案件的當事人并不存在被欺騙的行為,而犯罪嫌疑人往往又以詐騙為目的。本案是蘇州首例詐騙訴訟以詐騙罪定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依照法律規定承擔了刑事責任。民事訴訟的過程中遵循證據優勢原則,因此不乏有人企圖利用偽造證據達到一些不法目的,妨礙司法公正。檢察院對此類案件提起公訴,不僅是為了維護司法公正,還民事訴訟被告人以清白。上海法律債務咨詢 同時,對詐騙訴訟這類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追究,讓犯罪嫌疑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起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