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拿壓歲錢!但是很多家長會說爸爸媽媽給你存了,存了就沒了...上海法治報曾經報道過廣州有一對父子。
因壓歲錢的歸屬而引起糾紛甚至上法庭。
2013年8月,7歲的小蘇父母經法院調解離婚,小蘇和父親蘇住在一起。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蘇三次將小蘇的30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小蘇賬戶。2015年12月,小蘇搬到母親黃家,同月申請變更小蘇的監護權。2016年4月,白云法院裁定小蘇由母親黃撫養。但2016年3月,未經小蘇同意,蘇取出了3045元存入銀行的壓歲錢和利息。
小蘇認為,父親蘇某私自提取壓歲錢拒絕返還,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向法院要求返還存款本息。
法院審理后認為,雖然蘇存入了小蘇名下的銀行存款,但小蘇仍然享有存款的所有權,蘇無權擅自處置小蘇名下的存款。蘇取出了小蘇名下的存款,侵犯了小蘇的權利。小蘇要求蘇合理合法地返還存款和利息,法院予以支持。因此,他的父親蘇總共返還了小蘇的本息3045元。
不久前,柳州的一對夫婦為誰保管孩子的壓歲錢吵了起來。最后,接到報警的警察來調解,給了一個人一半的建議,這件事結束了。
壓歲錢歸誰?
歸屬于壓歲錢。并對分配進行了法律分析。
根據《民法典》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八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但可以獨立實施純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需要其法定代理人代表民事法律行為。
松江律師在線咨詢說:既然都給了,不管誰給了,都有利于孩子的利益,當然屬于孩子。她說,《民法典》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為原則,不能以孩子小為借口剝奪父母。
父母是監護人,當然可以代表他們保管,但不能代表他們使用。他們只能依法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責任。壓歲錢的具體使用方法應由兒童決定。如果孩子太小,不懂事,父母也可以按照有利于孩子的原則支付壓歲錢。尊重孩子的財產是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建議父母保管8歲以下兒童的壓歲錢,8歲以上兒童保管。八歲的孩子完全有能力保管好自己的財產,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理財或者科學花錢。劉慧慧說。
松江律師在線咨詢表示,壓歲錢屬于純收入行為,8歲以上兒童可自行收取。兒童的監護人一般是父母,即兒童的法定代理人。收到壓歲錢后,孩子可以由父母保管,但這筆錢屬于孩子,父母不能隨意使用。根據《民法典》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監護人不得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以維護被監護人的利益。
這兩天微博上大家也熱議了這個話題。網友的意見多種多樣,但大多數人的壓歲錢都是“給你父母”。
那么如何合理管理呢?孩子的壓歲錢呢?
以下是一些小貼士。
1.存入銀行,向銀行購買保險,為兒童辦理獨家銀行賬戶,將兒童的壓歲錢存入銀行,從小培養兒童的儲蓄觀念。除了省錢,你還可以為你的孩子買保險,有效地把壓歲錢花在你的孩子身上。
2.父母可以用壓歲錢作為學習費用,引導孩子存壓歲錢作為學費或興趣班等未來活動的資金。
3.用壓歲錢建孩子的小圖書館,不妨用壓歲錢給孩子和家人買一個小家庭圖書館,讓孩子自己買書,培養閱讀興趣,告訴孩子這是用壓歲錢建的圖書館,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
4.用壓歲錢制定“我和爸爸媽媽”的年度家庭計劃,以壓歲錢為年度預算,與孩子一起制定年度旅游計劃。地點和項目由孩子主導,家長幫助完成,增加孩子的參與感,鍛煉孩子的思維、獨立和規劃能力。
5.用壓歲錢培養孩子的愛。你可以拿一部分壓歲錢給長輩買日用品和小禮物,給朋友生日禮物,幫助流浪動物等,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學會分享,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