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幾天,高考投檔線正在公布,有個新聞被淹沒在無數的信息里。
7月9日,河北衡水的一名準大學生小周的志愿被他人惡意篡改。
經過深思熟慮的第一志愿,居然變成了一所中下游院校。小周看到這個結果時,呆若木雞。
小周高考成績優異,是妥妥的學霸,早已選定了一所一流名校,怎么會這樣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周和家人最后選擇報警。
高考志愿可是關乎一個年輕人的命運。接報后,當地警方高度重視,立刻展開調查工作,有沒有可能是學生周某無意間填錯了志愿,誤報學校呢?
警方先是讓周某及家人敘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深挖細節,摸排走訪周某的社會關系后,排除了自行操作失誤的可能。
最后,辦案民警去到河北省教育考試院調取了周某賬號的登錄軌跡,通過仔細分析研究,很快就有了重大發現,確定了嫌疑人的身份。
犯嫌人竟然是囂張的同學吳某。
該來的總會來,吳某接到了轄區派出所的傳喚,對于自己篡改他人高考志愿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
經過訊問,吳某講出了自己這么做的原因。
原因竟然是吳某認為因為周某在平日里影響其學習,所以就想對他小施懲戒。
看完新聞,心里涼颼颼的。
犯案的吳某自己就是一個大學霸,成績也很優異,可就是因為這樣一個莫須有的理由,竟然篡改別人的志愿。
在毀掉別人的人生的同時,也讓自己陷入犯罪的境地。
不少網友表示,篡改志愿等于篡改人生,嫌疑人不是蠢就是壞!
這樣的人,不僅心理不正常,而且極端自私。
說真的這次,必須給他一點教訓,要不然真要是上了大學,進了社會還指不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來。
對于人而言,行為是面子,人品是底子;而人品,才是一個人的最高學歷。
二、
社會不是你爸媽
沒人為你買單
最近這幾年,篡改被人志愿的事情屢屢發生,讓人對現在孩子的心理有樂意很多擔憂。
2020年7月末,四川西昌也發生了一起篡改志愿的案件,當地一所名牌中學里,一百多名學生的中考志愿,全都被人篡改了!
要知道這可是一百多個家庭的希望啊,很多人要靠讀書來改變命運。
接到報警后,警方兵分兩路,從志愿填報終端與招考人員方面兩手抓,很快就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該學校的一名畢業生。
隨后,警方在一座山上,將嫌疑人抓獲,那時他還在修改別人的志愿。
而原因竟然是他覺得自己升學無望,出于嫉妒,用手機復制了班級群內的信息,輸入初始密碼,將同學們的志愿一一篡改。
生活中,總是有這種人,一切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覺得自己的一切不順都是別人造成的。
這樣的人,就是在和魔鬼共舞。
但丁曾說:
我簡單地告訴你。他們沒有死的希望,他們盲目度過的一生如此卑不足道,以至于對任何別種命運他們都忌妒。世上不容許他們的名字留下來,慈悲和正義都鄙棄他們。
嫉妒心越強的人,活著,就會活成心魔的奴隸,不受自己控制,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做了后,又后悔莫及。
一個人在強烈的嫉妒情緒之下,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而做的每一件蠢事,到頭來都要付出代價。
世界的真相就是:社會不是你爸媽,沒人會為你買單。
三、
喪失了為人的底線
再聰明也沒有用
這兩年,被曝光的“低素質配高學歷”案件不勝枚舉。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發布了一則公告。
涉及11名研究生的違紀處分公告,其中包括“冒用學校名義在社會上參加活動”“婚外與他人交往”“在宿舍內留宿異性過夜并毆打該異性”“在女衛生間進行偷窺”等多項違反校紀校規行為。
看到這些案例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還有6月2日,網傳中央財經大學一學生“教學樓廁所多次偷拍女生”,引發輿論關注: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發布聲明,已關注到偷窺舉報信息,后經調查,發現屬實。
據聶同學的同學反饋,聶同學首次參加高考,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正因為如此他得以被心儀高校錄取。
然而在第一所高校就讀之后,聶同學就去女廁所偷拍女同學,被發現后,學校對其進行勸退的處分。
退學后,聶同學選擇了復讀,通過復讀,2018年他再次參加高考,取得了671分的高分(山東理科)他考上了中央財經大學,就讀于金融學院。
四、
四川西昌一初中畢業生吉某因升學無望,就用手機登錄中考志愿填報系統,篡改了百余名同學的志愿。據西昌市公安局網安大隊負責人介紹,吉某是從班級群里看到班主任發布的初三畢業生賬號名單,于是用自己的手機,嘗試用同學的賬號和初始密碼登錄,結果成功登錄進一百多名同學的賬號,并篡改了志愿。由于吉某已滿18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其隨后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現在已經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將面臨刑法的制裁。
這起案件中被篡改的是中考志愿,影響范圍局限在州市范圍內,當地招辦也通過延長志愿填報時間、逐一通知考生修改志愿等方式,保證受影響的學生能夠入學。如果是高考志愿被篡改,那影響就會更大,要補救也更加困難。事實上,近年已經發生多起高考志愿被篡改的案件。那些被篡改志愿的高考生,有些幸運地通過省招辦與高校協調補錄的辦法得以進入自己想去的學校,而有些則只能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在這起案件中,同一個手機能夠在短時間內登錄一百多個賬號并修改志愿,西昌市中考志愿填報系統顯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中考、高考志愿填報系統這類可能對考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的系統,應該盡可能增強其安全性。比如,應該在考生第一次登錄系統時強制其修改密碼,并設置密碼規則,避免簡單密碼;在第一次登錄系統時強制增加手機號碼,在此后登錄系統及修改時,發送手機驗證碼進行驗證;對高考志愿填報系統,還可以增加人臉識別驗證(高考生通常已經滿16周歲,已經辦了身份證,可以與公安系統聯網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這在技術上并不存在困難。即使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對于一個每年都會使用、會影響幾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考生的系統來說,增加一些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起嚴重的案件也再次提醒老師和考生,一定要注意網絡安全,對于中考志愿填報這種關系重大的系統賬號,老師不應該把所有學生的賬號公開發布到群里,這可能導致賬號被別有用心的學生利用。而考生在收到自己的賬號后,應該盡快登錄系統修改密碼,而且密碼要足夠復雜,哪怕最親密的朋友也猜不到的那種。否則,一旦被別人猜中密碼進入系統篡改了志愿,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縱覽此前爆出的篡改志愿案件,幾乎都是同學所為。這些作案的同學,有些人是為了減少自己的競爭對手,損人利己,有些則如吉某一樣純粹出于泄憤的心理,我自己沒有考好,你們也不能去上自己喜歡的學校,損人卻不利己。初高中畢業生作為青少年,不少人心思單純,經常覺得自己和同學們相處融洽,不會有人對自己下黑手。但是,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陰暗面。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還是要重視起來,盡可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另外,對于篡改他人志愿的行為也要加大打擊力度。篡改志愿,有可能對他人的人生產生嚴重的影響。初高中畢業生應該有足夠的心智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尤其對高中畢業生來說,通常已經滿18周歲,如果惡意篡改他人的高考志愿,應該堅決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進行追究,給予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