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個上海刑事好律師,減輕處罰能直接減兩檔嗎?
上海刑事好律師認為,可以。
當被告人的刑罰在法定刑罰的下一個刑罰范圍內仍然太重,但免除處罰太輕時,人民法院可以在合法刑罰的下兩個量刑幅度判刑,但不得超過初審法院職權范圍,無需逐級提交最高法院批準。
一、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刑法》第五條規(guī)定的,責任和刑罰相統(tǒng)一的原則是刑法的重要原則之一。該原則對法官正確理解和運用刑法規(guī)定的量刑情況,準確確定刑罰,防止機械理解和適用法律規(guī)定免受不公正的犯罪和處罰,并實現(xiàn)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和指導作用。
?二、符合舉重明輕的基本原理
根據法律規(guī)定,具有法定減輕或免責條件的罪犯,法官有權將其判決免于處罰。為什么不允許法官在接下來的兩個量刑范圍內減少判決,并加重刑罰?這種觀點顯然與舉重明輕原理并不一致,當然這是不公正的。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據信各級地方法院都有權在法定刑罰范圍的下一個刑罰范圍內免除懲罰或處以刑罰,而無需逐級舉報以進行核實,也不必在法定刑罰范圍內處以刑罰。法定量刑幅度的下兩個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必須逐級報告。這種做法不符合程序合法性和必要性的要求,嚴重影響了司法效率并浪費了司法資源。
三、符合我國刑法立法的基本宗旨
《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有本法規(guī)定減輕情節(jié)的犯罪分子,應判處法定刑以下的刑罰;本法規(guī)定的量刑范圍有若干的,處以該法律的下一個量刑范圍,判處刑罰。
? 四、與我國刑法理論相一致的一般觀點
如果只有一個減輕處罰情節(jié),只能下一格處罰。但是,如果是“減輕或減免處罰”的情況,或者被告有兩個以上的減輕處罰情節(jié),則不需要此限制。
此外,我國《刑法》規(guī)定,雖然罪犯沒有本法規(guī)定的減輕處罰情節(jié),但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他們可以也將被判低于法定刑。本條款是對沒有法定緩解情況的特殊情況的特殊授權,以實現(xiàn)相應的犯罪,責任和懲罰原則。同時,為了維護法定犯罪和懲罰的原則并防止濫用職權,它規(guī)定了逐步報告程序。本款明確規(guī)定,特殊情況下適用低于法定刑罰的刑罰并適用逐步核查程序的適用條件是,罪犯沒有法定減輕情節(jié),包括沒有任何法定減輕情節(jié)并且不具有在法定刑以下多檔判處刑罰的法定情節(jié)兩種情節(jié)。
按照《刑法》中的規(guī)定來看,若是認定行為人成立犯罪未遂的話,一般是比照既遂犯,可以對其從輕或者減輕進行處罰。從這點上來看,即使可以認定構成犯罪未遂,一般來說也不會存在免除處罰的情況,最多也就是可以對其從輕或者減輕作出處罰。
五、犯罪未遂會免除處罰嗎?
根據刑法規(guī)定,對于一切犯罪行為都要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等追究刑事責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具體量刑標準由人民法院審理確定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未遂的類型有兩種:一是實行終了的未遂與未實行終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前者以犯罪實施行為是否實行終了為標準,后者以行為的實行能否實際構成犯罪既遂為標準。
對于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問題,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處罰為參照,二是適當從寬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
其次,由于刑法規(guī)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能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
六、犯罪未遂要滿足什么要求?
犯罪未遂同時滿足下面要求:
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xiàn),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為人沒有預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觀原因。
在對犯罪未遂的處理上面,首先要注意,雖然是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這里法律中規(guī)定的是“可以”而不是“應當”。因此,實踐中,法官在審理案件的時候,就能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權,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同時考慮到犯罪未遂造成的損害程度,看是否要對行為人從輕或者減輕作出處罰。